close
活動日期:2009.05 ~ 2009.07
地點:國立台灣美術館、臺中市政府前廣場、台中市文化中心、
勤美誠品、經國園道、美術園道
史上最牛—奔牛節在台中
在公共空間裡所矗立的不再是聖賢偉人或民族英雄的人形塑像,
在市街廣場上所設置的不再是民間團體捐贈的各種紀念碑;
取而代之的是引人注目,使人驚艷,與人互動,令人莞爾,
發人深思的各式各樣的牛隻,——-這就是奔牛節。
Cows on Parade奔牛節是當代的產物,是文化界、藝術界與公共論壇最好的話題之一。
它究竟是公共藝術還是彩繪公仔;
它究竟是帶來節慶氣息的歡樂傳播者,或是行銷商業利益的廣告代言(”品牌牛”);
它究竟是創意產業最佳的代表或是文化菁英姿態轉變的象徵;
它究竟是地域多元文化眾聲喧嘩的嘉年華會還是全球化下世界扁平化的代表案例?
無論可能的答案是什麼,
奔牛節毫無疑問的已成為齊聚了新世紀裏各種範型所呈現徵候的表徵,
它除了將整個都市美術館化成一個超大型的展示空間之外,
更是世界最大型的民眾參與,公共交流的藝術活動。
起源自1998年的瑞士蘇黎士,並由美國芝加哥市文化局大力推動後,
奔牛節已狂奔全球65個城市。
並於2009牛年在世界各地的華人社會(包括香港與紐約法拉盛)同時展開。
不過奔牛節在台灣的成功源自於台灣主、承辦單位將它推動
成為亞洲最大型、單一國家最密集的、最長效的遊牧活動。
台中奔牛節近百頭牛隻遊蕩於綠園道市街與國美館內外。
特別針對台中市民喜愛戶外生活的特性與台中都市結構裏重要的園道風景,
以及國立台灣美術館整建完成後內外空間層次交疊的特質,
因地制宜量身訂作的策畫了八個展覽主題。
甚且除了奔牛大遊行外,更規畫了藝術大趕集,進行專題演講,
討論公共藝術與民眾參與、創意產業與城市行銷等主題。
2009牛年,己丑立夏,台灣台中市,“牛”出沒注意!
文/曾成德 (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
全站熱搜